与温情同行作者:李梦阳|时间:2022-11-07 16:21:32

当这个时代开始以一种冷漠压得人无法喘息时,我想,应当有一声呼唤,呼唤我们与温情同行。

如今,有多少人开始以有色眼镜看这个世界。从对低层人民的颐指气使,到对残疾者的口舌相讥,从对老年人踽踽独行的忽视,到轻看弱势群体的存在。这时,再看看那些温情的词语吧,以当掉代替挂科,以博爱座取代老弱病残孕座,少了冰冷的词语,多了直指人心的暖意。他们用最朴素的称谓,彰显着对他人,对弱者的温情。

与温情同行,是社会人文关怀的流露。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以平等与温情对待进门的异乡人,给那些深夜中依旧流浪与漂泊的人一个短暂的栖身之所,让他们在寒风中有可归的家,可安的心。让他们觉得,陪伴他们的不再是沉暗的路灯与寂静的长街,而是柔柔的灯光与关怀。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活在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里。

很早以前听过的一句话:评价一个城市的标准当是看它如何对待底层弱小人民。诚然,这可能不够全面与具体,但至少展示了一个新的方向,一种温情与真心的共存。公交车上人们只看到农民工浸湿的衣衫与粗糙的双手,却忘记在他们身后崛起的幢幢大楼。面对这些,我们少点恶言相向与敬而远之,多些体贴包容与温情以待。

与温情同行,让自己的话语中有宽容与包容,有等待与鼓励,有平和与温暖。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写道,对那个一直用草绳打不成蝴蝶结的男孩,她没有像祖母一样大声斥责,而是蹲下来柔声说孩子,你慢慢来,我愿用一生来等待你完成。这种静候给人以莫名感动,让人由衷相信,这个世界有温情在。

与温情同行,如冰心语: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人们在世上风尘仆仆地行路,却有风雨故人来的喜悦与温暖;如张晓风所言: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幸福?当人们停下脚步,环视四周,便能赏到这世界的微小幸福与温情。

融化坚冰,抛掉枷锁,让我们与温情同行。

诗词多点 zheduodian.com |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zheduodian@lolcoc.uu.me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