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是风雨飘摇中岿然不动的树根,是寺庙中面容慈祥的大佛,是空谷中回荡着的婉转笛声,也是那享受着一隅阳光的老人。这些心灵,纯净无瑕,安然自若,是真正的宁静的心灵。
中国画追求静寒之境,也足见画家倾注的一颗宁静之心。无论是萧林寒雪,皓月静水,抑或是渔庄清夏,碧荷丛生,清淡朴素的画风中透露出的是从容与淡然。而这种宁静又绝非死寂,因为每一处勾勒、每一块留白又充斥着画者自己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命运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一层画布?唯有宁静心灵,才能运用智慧的画笔点蘸浓淡相宜的水彩,从而构造出自己独特的人生画卷。
中国建筑中也无不蕴含着古人的宁静之心。青砖黛瓦,幽深庭院,墙角必有潮湿绵软的青苔,柴扉前必有倚门含笑的女子,油灯下必有晃脑吟诵的学生。纵是风雨大作,雷霆乍惊,那屋宇、门楣不曾有丝毫动摇。历经千年沧桑的古屋有一种非凡的定力,仿佛已长出了深根扎于土中,使得居住其中的人不再担惊受怕,而是将自己的灵魂与建筑的灵性融为一体,互相交汇,互相给予和享受着那一份宁静。
宁静于梭罗,是瓦尔登湖畔上窄小又温暖的木屋;宁静于陶潜,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惬意;宁静于杨绛,是《一百岁感言》中对内心的淡定与从容的感慨而对于我们自己,宁静又是什么?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取代了手中的书本、纸笔,甚至取代了一颗宁静的心。人们用140字的微博四处发表感慨,却不屑于与最亲近的人说上几句真心话;人们与远在天边的各种网友交谈却忽略了身边真实存在的世界。老人因儿孙在饭桌上玩手机,摔盘愤然离桌,各种炫富行为、造谣行为这些早已屡见不鲜。我们的心也已随着充满欲望与纷扰的社会而跌宕、浮躁。寻找心灵的栖身之所,回归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每个人都应该为此而反思。
希望你的心灵一如静默的根系,而不是动荡的枝叶。固守住心灵那一寸净土,让它开出宁静、希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