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常常在学校附近看到这样的情景:白发萧然的老人把佛前的香火插在学校的墙角,每隔几秒插上一小束,她仔细丈量着距离,目光虔诚。如同一个布阵的老巫师。日上中天以后,城管的人把这些香火一束束地拔掉,就像在清理自家庭院的杂草。等到夜幕再次降临,老人又从阴影中走出来,重复着昨天的动作。
我站在宿舍楼上,看老人点燃那些香火,火光一明一灭,像海上的灯塔,烟气散开,是白色的航标。无论哪一种,都会给漫漫旅程上的游子带来深深的慰藉。
后来朋友告诉我,那是当地的习俗,用来给死人指路的。从一个人离开人世的地方开始,每隔几步插一束香火,指引那个人到应该去的地方。
于是我问朋友,这条路的终点在哪里呢?
朋友沉默了,不知道答案的人都会这样沉默,而知道答案的人,已经在那条路上走得太远了。
学校是在两个医院的夹缝之间建起来的。宿舍里,我的床铺靠窗,那窗户所对的,恰好是其中一家医院的急诊大楼,有好几个夜晚,我是被救护车撕心裂肺的尖叫声吵醒的。警铃的灯光在宿舍里一闪而过,窗户像被洛了一下,让人觉得不敢碰触。
所以,学校附近成为那些香火插放的起点,是在许多人意料之中的。
但是,从这里开始的旅程到底有多远,却无人能够解答。
远是对距离的一种形容,但是人们评价远近时,往往并不是用尺子来度量。天涯远吗?有人说天涯若比邻。咫尺近吗?有人说咫尺画堂深似海。而远的概念,常常来自于未知。
香火点燃的那条路上,前途当几许呢?我们一无所知。
有一次我在城市的另一条街道上也看到了那些插在墙角的香火,使沿着走了下去。香火断的地方有许多古旧的骑楼,前店后居。骑楼墙头本应是牌匾的地方,有粗糙的凸起处,仔细分辨才发现那是浮雕。图案很奇怪,像陌生的脸在迎着行人更加陌生的目光。
我想起远古时候的部落图腾,它们以诡异的身姿被人们崇拜着,并且以各种形态成为巫的面具。
中国的巫其实远比西方魔幻中的巫师有韵味。且听《楚辞》中那些巫歌便足以令人感受到他们的深邃了。我一直认为巫身上应该有江离和辟芷的味道。他们用影子一般的舞姿来拜祭天地,他们用喑哑的声音和残浊的九子铃来招魂。
然而,最重要的是,人们在很长的年代里都认为巫可以触摸到那段未知最遥远的冥途旅程。后来,人们发现巫欺骗了大家,发现巫也对那段旅程一无所知,所以巫彻底地消失了。
我看着断在骑楼下的香火,一度怀疑是否本应接下去的香火被城管拔走了;可是既然没有人知道终点,城管当然也只能从这样一个断途中开始拔除;或者,我眼前所见的,不过是另一个无限遥远的旅程的起点罢了。
东晋的陶潜与他所钟爱的酒在流年中一步步靠近这段旅程的起点。他开始猜测自己走上这段旅程的情景,他也曾试着预言这段旅程的距离;然而,最后他无奈地在《拟拘歌辞》里叹一句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
良未央,这是他的答案,也是去伪存真寻不到答案的慨叹。
香火断断续续,忽而没于无形,似乎在预示,以这里开始的旅程,以及人们对旅程的思考,都遥远到无踪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