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时候起,我们就迎着朝阳,在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的朗朗读书声中走进教室,在还未走出都美梦中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小时候的种种都已忘却,唯有这两句诗,还停留在我的脑海中。
小时候读诗,只是单纯的复述,享受着那片刻的音韵美,叠字,押韵,起承转合,这在小时候的我看来,是多么的神奇,似乎从那时候后起,诗成了我的一部分。
后来,老师不再是单纯的再让我们读诗,背诗了,我们也开始慢慢领会到,原来诗除了音律美,还可以有着画面美。大漠狐烟直,长河落日圆原来描绘的是广阔无垠的大漠中,一缕孤烟直直的升起,一条宽广的大河映照着夕阳,空旷的大漠,孤零零的炊烟与大河,使人倍感孤独的画面,我心中一惊,原来诗与画是紧密相连的。
再到了大一点,我开始尝试着去了解那诗中所蕴含的故事,何事秋风画悲扇说的是汉代汉代班婕妤的故事,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说的是李基隆与杨玉环。原来诗中不仅可以有画,还可以是带着故事的。一句诗,即一个故事。
现在读诗,我又开始静静的去品味那诗中的意境与那诗人的情怀。原来苏轼是潇洒的,李白是不羁的,杜甫是理性的。原来诗如其人,一首诗即为一个人。
我们渐渐的长大,读得懂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却再已找不到小时读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时的欣喜了。就像我们在毕业的时候,经常会唱的送别歌一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往往才唱了前两句,就以泣不成声。
人生若只是初见,多好。
那我还可以和小伙伴们坐在椅子上一起讨论着《静夜诗》中静的读音,还可以一起在公园划船的时候坐着形似天鹅的船,还可以再同游黄鹤楼的时候一同念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一些唯有小孩子才能肆无忌惮做的事情。
人生若只是初见,何事秋风画悲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若,只是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