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慢走。到那边记得打个电话回来。一位母亲望着远去的火车大声地叫道。
他十八岁,已经上大学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觉得和母亲之间的隔膜也越来越厚,他觉得自己已经无法与只有小学水平的母亲交流了,她根本什么都不懂,地道的农村人,能谈什么呢?
母亲经常唠叨:瞧这孩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都不愿意理人了。小时候啊,那都跟在我后面,不愿意离开呢!说着,脸上流露出似满足又似失望的复杂表情。
每次回来,母亲只有在端茶送水时与他说上几句。吃饭了。来了饱了吗?嗯。一次又一次的期望换来一次又一次的受伤,母亲的心碎了。
那天,终于要走了,他坚持不要母亲送。这么多东西,你怎么拿得动呀,还是我送你吧!母亲近乎哀求的口气。好吧,好吧!他很不耐烦。他自己心里很清楚,自己是拗不过母亲的。
每一次离家都是这样的。路上还是那些叮咛:出门在外,要小心呀!有什么事给家里打电话。要吃饱了。嗯,嗯。我知道了,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你烦不烦呀!母亲愣了一下,欲言又止。他怎么知道,在母亲的眼里,他永远都是孩子呀!
火车站到了,母亲也终于停止了唠叨。拎着行李,站在他身边,他反倒不适应了。转过头,看见风中的母亲那满头蓬松白发,心微微的颤动了。
火车终于来了,他接过母亲手中的行李,一头钻进车厢。孩子!母亲又叫住了他,一个人在外,凡事都要注意呀!看着母亲那刻满皱纹的脸,那眼中闪烁的晶莹的泪花,他终于重重地点点头。妈,知道了,我会注意的,你放心,快回去吧!
火车开了,他从窗户里看见母亲挥着手也跟在后面跑。但他清晰地看见母亲脸上那满意的笑容。车里,他的眼泪却涌了出来。
他终于知道了,有一种声音叫做爱,一直伴随着他。而回报这份爱竟然是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