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小伟14岁,上初二。也不知道是从哪一天开始,小伟觉得班上一个女生蛮特别的,她叫郑丽,比小伟大一岁。郑丽笑起来的时候,小伟觉得,仿佛整个世界都笑了。
小伟知道,郑丽的爱好是收集糖果的包装纸。这天,小伟装作跟往常一样,双手插在裤兜里,从教室门口走向自己的座位。其实,小伟很紧张,手心里都是汗。经过郑丽的座位前,小伟将左手从兜里快速地拿了出来,把什么朝郑丽桌上一扔,说了句:给你!
那是一张塑料糖纸。正在埋头看书的郑丽,一下瞪大了眼睛,惊喜地叫道:是大熊猫图案,这种图案没有见过耶!坐在她后面的小伟若无其事地说:我姑姑从北京带回来的,咱们这儿根本没有!
郑丽拿着熊猫糖纸正面反面看了几遍。小伟见郑丽爱不释手的模样,心里像照进了一道阳光,却故意摆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说:我家里还有其他的,只是我妈怕我坏牙,每天只给我一颗糖吃。
第二天,小伟又带给郑丽一张新的糖纸,第三天,又是一张。一连几天,郑丽都收到小伟送她的糖纸。可是郑丽不知道,这些糖纸是小伟跑遍了小县找来的。
终于有一天,郑丽拿到小伟的一张糖纸,说:这张我早就有了呀!小伟心里咯噔一下,假装不耐烦地说:我姑刚从北京带来的,你怎么会有?郑丽说:是真的呀!我小学五年级时就已经有了。
小伟心里七上八下的直打鼓,还嘴硬:可能可能是咱们这儿从北京进的货吧!郑丽诧异地说:可是糖纸上写着上海产啊!
你怎么这都不懂!小伟的语气很强硬,上海那么远,产的糖果到我们这里来,总要经过北京,这都不懂,哼!郑丽不再说话,过了一会儿,小声说:对不起哦!
从此,小伟不敢再去找糖纸送郑丽了。时间悄悄地溜走,这天,小伟听班上同学说,郑丽要转学了,还是转到外地的学校。听到这个消息,小伟脑子里乱作一团,一整天老师讲的什么都没有听进去。
晚自习时,学校突然停电了,教室里漆黑一片,学生们叽叽喳喳聊起天来。小伟拿笔帽捅了捅前面郑丽的后背,说:喂,听说你要转学,还是去外地?黑暗中,郑丽似乎扭过头来,轻轻嗯了一声。
原来是真的,小伟心里顿时涌出一阵难言的酸楚,瓮声瓮气地说:外地有什么好啊?郑丽说:我爸妈工作调到郑州,我如果不随他们去,就要住姑姑家了
接着,小伟和郑丽都不吭声了。教室里乱了一阵后,又亮堂起来。一整个晚上,小伟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眼眶总是不由自主地湿润。
几天后,郑丽对小伟说:火车票买好了,这个月27号的。小伟没有说话,把脸转向一边,望向远处。
郑丽上课一直上到26号,26号下午放学时,小伟走到郑丽跟前,说:明天我去送你吧!郑丽说: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呢,你怎么送呀?小伟说:我问过大人了,你坐火车去郑州,还要踅回来从咱们县经过,我就在咱们县等你
这时,两人走到了校门口,郑丽的爸爸正等在那。小伟突然迅速从兜里拿出几颗糖果,塞到郑丽手里,说:给,你路上吃吧。说完,看了郑丽一眼,扭头便走了。
27号天气晴朗,郑丽随着爸爸妈妈上了火车,火车很快开动了。郑丽拿出小伟昨天送的糖果,放在桌子上把玩。那是六种不同的糖果,郑丽看着糖果,就会想到小伟。看着想着,突然,郑丽似乎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是小伟的声音!郑丽呆了一呆,朝窗外望去,竟然看到小伟站在火车道外面的田地里,正扯着嗓子大喊郑丽的名字。
原来,小伟打听到了郑丽的发车时间,算了火车经过的时间,来到一处火车经过的田地等郑丽。看到有火车驶来,小伟就放声大叫。
小伟,我在这里,我在这里!郑丽也喊了起来,把脑袋和胳膊伸出窗外,拼命朝小伟挥手。小伟慌忙奔跑着追来,一边追一边喊:郑丽,我给你的糖,你吃了吗?
郑丽心想:我怎么舍得吃呢?吃完就没有了呀!这时,小伟虽然努力追赶,仍然离火车越来越远,郑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她忘了手里还握着糖果,等她想起来,剥开糖纸一看,六颗糖果被攥成一团,已经快融化了。
郑丽转学后,小伟仍旧保留着收集糖纸的习惯。他见到新鲜的糖纸,便拿回家里,替郑丽保存起来,心里想着等下次见面送给她。可是,郑丽一直没有回来。
转眼,小伟上高二了。这天下午,小伟去书店买资料,无意间一扭头,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小伟的心狂跳起来:这背影实在太像郑丽了,真的会是她吗?这时,那个女孩回过头来,看到小伟,她惊喜道:小伟,是你吗?原来真的是郑丽回来了。
两人到外面找了一个露天冷饮摊坐了下来。郑丽说,她回来半年了,回来后整天忙功课,初中的同学都没有联系到,也没有时间去联络。
小伟听着,心里有许多话想说,最终却都没有说,只是问:你现在还收集糖纸吗?郑丽苦笑了一下:学习这么紧张,我爸要我考北京的大学呢,哪还有时间去想这个!
小伟说:我这里有一大把糖纸,你要不要?郑丽瞪大了眼睛,说:好呀,你给我吧。
小伟笑道:你想得美呢!我攒了那么多年,一下给你不是太亏了吗?我要一张张给你,每给一张,就让你请一次客!小伟也在成长,开始学起了幽默。
那好!郑丽也笑道,请客的事情我先记账,等我大学毕业挣钱了,一次次还清你。小伟说:你家住哪里,我每天去送你一张。郑丽说了家里的街道和门牌号。小伟一听,叫起来:我去上学,正好要经过你家呢!
郑丽说:那你上学时,放一张糖纸到我家门前的茉莉花盆里吧。那时候,林志颖的歌《十七岁的雨季》正红,很多孩子学着歌里唱的那样,在自家门前摆上一盆茉莉花。
从这以后,小伟每天早上便多绕一条街,经过郑丽的门前。小伟说是正好经过,其实要多走二十分钟的路程呢!
郑丽特意在茉莉花盆里放了一块鹅卵石,小伟便将糖纸压在鹅卵石下面。将糖纸放好后,小伟总会朝郑丽家的大门看一会,心里想,郑丽就在家里吧,她起床了吗?
一个多月后,小伟放糖纸时,见鹅卵石下有一张纸条,是郑丽给他的留言:小伟,你暴露啦!邻居王伯每天晨练,他告诉我爸有个小子总在我家门前鬼鬼祟祟,我爸要抓人了!
小伟留纸条给郑丽:那我不来了,咱们北京见吧,我也要报考北京的大学。记着,北京见!
小伟在班上的成绩只是中等,自从留了那张纸条,他便开始拼命学习。到了高三,小伟终于上升到了班级前五名。高考揭榜,小伟顺利地考进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而郑丽,也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同一所大学。
两人一起买了去北京的火车票。火车上,两人说话不多,只是常常望着对方,然后就莫名其妙地笑了。小伟问郑丽:那年你去郑州,我送你的糖,你吃了吗?郑丽说:吃了呀!小伟问:那你怎么想的?郑丽说:什么怎么想,很感动啊,糖都化了,可粘牙呢!
糖都化了小伟怔住了。
郑丽看着窗外不断倒退的风景,轻声说:那时候,挺想有个有个要好的同学跟我说,不要走,然后我就不走了,哪怕住在姑姑家
小伟叹了口气,想一想,又扑哧笑了。小伟没有说,那次,自己用针在每颗糖果上都刻了一个字,六颗糖果六个字,合起来便是:你不要走了吧。
糖融化了,郑丽没看到。想来青春就是这样,有缺憾也有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