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香侦夫作者:佚名|时间:2023-01-31 18:36:00

于桂香这两年在整个山村可算是拔了头筹,为什么?她的老公贾二娃三年前就到北京打工去了,虽然一连三年忙得没有回家,可年年给她邮回来5000块钱。天!5000块呀,一张一张地数都得数半天,这能买多少化肥、多少东西呀!所以,腰包鼓鼓的于桂香在村里走起路来都是昂首挺胸,脸上挂着满足,一笑,那褶子里都能流出油来。
可是,从前天起,于桂香却像遭了霜打的茄子,变了个人。要说这都是隔壁家的女娃娃莲花惹出来的。莲花年初也出去打工了,也是去的北京,还没有一年的工夫,她回家过春节,看看她穿的、戴的、抹的,都那么时髦。于桂香和莲花一摆龙门阵才晓得,今年才19岁的女娃娃竟能一个月挣800块钱,还管吃管住。于桂香不信,认为这个女娃娃在吹牛。莲花就拿出自己在北京的照片给于桂香看,说这就是我工作的那家饭店。于桂香问:那你具体干吗呢?莲花说:我嘛,就是穿一身红旗袍,在门口迎候客人。
这下子,于桂香心里不平衡了。她老公二娃当过三年兵,而且是会开汽车的技术兵,今年42岁,正是身强力壮的好时候。一个乳臭未干、什么也不会的女娃娃在北京都能挣800块,那你还不得挣二八1600呀!除去吃喝,你每月不还得剩下1000块,可你,年年只寄回来5000块,其余那些钱去哪儿了?
于桂香又不动声色地问北京都有什么好玩的?莲花说:那是天子脚下,好玩的太多了。于桂香说:我说的是现代点的,男人们下班后都干什么,是打牌搓麻,喝马尿还是摆龙门阵?莲花就眨眨眼,坏坏地笑笑,说:上歌厅找小姐去呗。
于桂香的头嗡地大了。她知道自己的二娃长得是一表人才,又是正当壮年的好时光。他三年不回家,能不那个?一想到这里,于桂香便再也坐不住了,也不管已经到了年关,安排好公公婆婆一儿一女的吃喝,便风风火火地赶往北京城了。
于桂香虽然没有上过北京,可她知道二娃的工作单位,是什么长城旅游公司,二娃说在公司里还是干他的老本行开车。北京城太大了,这长城旅游公司在哪儿呀?这也难不倒桂香,因为她和二娃一个月通一次电话,当然在电话里两口子没什么说的,只是报报平安而已。眼下,她可以利用电话找到贾二娃。
一通电话,二娃愣了,问家里出什么事儿了?于桂香就说:没出事就不能通个电话吗?你今年又工作忙不回家过年,我让人给你捎了几双绣花鞋垫,你们的公司具体在哪,我好让人给你送去。二娃在电话那头吭吭哧哧地说算了,过了年我就回去一趟。桂香心里更明白了,说那人已经到了北京,你快说在哪儿,别浪费电话费。二娃说就在北海公园后边,你让他到北海公园北门等我就是了。
桂香放下电话就奔了北海公园北门。到了那儿,她可没有干等她的二娃,而是向人打听那个长城旅游公司在哪儿。人家用嘴朝路北边呶呶,说:那不是?
于桂香跑到马路对面,一看果不其然,有个大招牌。上面写着长城旅游公司,可它是挂在一辆面包车上的。于桂香就上前问一个头头模样儿的人贾二娃在哪儿?那人看看她,说:咦,刚才还在呢。桂香又问:他现在开什么车?是轿车还是货车?那人一听就笑了起来,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他用手指指面包车外面,说:贾二娃就开那车!
桂香一看,面包车的周围,是几百辆三轮车,一辆辆车上都贴着北京胡同游的字样。天!难道我家二娃拉的竟是这三轮车?好呀!二娃呀二娃,你现在可能耐了,对我没一句实话了。桂香这么想着,就退了下来。
于桂香在村里也算是个能人,她不动声色地凑到一辆三轮车前问价格。车夫看看她,说:现在是旅游淡季,你给120块钱算了。桂香吓得直吐舌头,说:这么贵呀!车夫说:这是两个小时的价,你要是旅游一小时,我只收你80块好了。桂香摇摇头。车夫笑了,说:大姐,看你来趟北京也不容易,我再优惠你,50块行了吧?桂香问:你们一天能拉多少客人?车夫说:现在天冷,不行了,一天最多也就拉三四趟吧。这一说,桂香心里的小算盘就哒哒哒地拨拉开了,一天三四趟,就算你贾二娃拉三趟,就按最低的50块钱算,你一天就能挣150块钱,除去吃喝开销,剩下的
这时,那面包车里有人拿喇叭叫:贾二娃!贾二娃!该你出车了!紧接着听到二娃的应声:来了来了!桂香扭头一看,哇!二娃正向这边跑呢。吓得桂香立即掉转身,在一辆三轮车后面藏了起来。
贾二娃这回拉的是一男一女两个老外。二娃蹬着车走得很慢,桂香就在后边紧紧地跟着。她听二娃边蹬车边向老外介绍这里的风景。在一个门口,二娃停下车,指着那大门说:我们中国古时候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什么是门当户对呢?你们看,那门上有四根突出来的圆木,这就是门当。门当有二根的,四根的,十二根的。二根的是七品以下的官员和大户,四根的就是大官人家了,而十二根的只能是皇家。什么是户对呢?你们看,那门前的两个石雕就是户对。这户对有文武之分,这家是文官,为什么呢?你们看,他家的户对是方形的,像是砚台,而武官家的是圆形的,像是战鼓
那两个老外听了一个劲地用外国话叫好,想不到的是,二娃竟也用外国话和他们聊了起来。桂香一听,愣了,这才明白为什么二娃嫌弃自己了。在北京,连说话都得说外国话,可我,连普通话都说不好呢!
天挺冷,桂香穿的不多,好在她是走路,又紧张,身上也不觉得冷。可是在一处什么张学良秘书的私宅前,二娃对那两老外说:这个院子你们自己进去看看吧,我在这儿等你们!桂香一听,要坏事,二娃要是一回头,还不得看见我呀?吓得她立即朝后小跑了几十步,噔的一屁股坐在冰凉的地上冷得直打哆嗦,却不敢回头看一眼,只是支棱着耳朵听动静。好不容易听到二娃的声音:怎么样,行吗?这就是北京标准的四合院。于桂香这才悄悄地回头,她看到那两老外又坐上了车。
一晃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二娃的三轮车才回到原来出发的地儿。这时,又一幕让桂香想不到的事儿发生了。什么事儿呢?就是那两老外掏出钱包,刷刷刷抽出三张10块钱面值的人民币,乐乐呵呵地递给了二娃,还说:谢谢!三克油!桂香听莲花说过大地方有什么小费,莲花一个月也就能得到一二次,还顶多是5块钱,可这二娃一下子就能得到30块钱,天哪!他一年的外快得有多少?桂香的心里呼呼地直窜火苗,心说,我要是不亲自来一趟,还真被你蒙在鼓里不知道呢!你一个男人,有钱不往家里寄,存下来要干什么?怪不得老百姓说:女人学坏就有钱,男人有钱就学坏!
桂香的侦查工作进行了整整一天,当然,在二娃出第二趟车时,她就没有全程陪同。她知道,二娃早晚得回到面包车前来的,因为她看到,游客的车钱要统一交给面包车里的人。那她干什么呢?她也想开了,有你二娃这样的,就不兴我奢侈一回吗?于是桂香狠狠心下了次饭馆,要了一碗米饭,一个酸辣汤。她也是真饿了,三下五除二就扫荡光了。她的肚子虽然没有饱,可她舍不得再要碗饭了,那么一小碗米饭就要一块钱啊。她就问饭馆老板能不能要半碗?那老板笑笑,给桂香盛了一碗,说:妹子,这碗是送给你吃的!
送我?为什么?桂香不解地问。那老板就说:看你也是个来北京打工的,不容易啊!于是二人就聊了起来。老板说,这胡同游三轮车到了天热时还得排队等候呢,至于车夫一天能拉多少,不好说,但起码也得七八趟。桂香暗暗吃惊。
到了下午4点多钟,二娃他们收工了。桂香将围巾遮住大半个脸,紧随二娃和另两个车夫回到他们租住的房子。这是一个小院子,桂香偷偷看了眼他们的房子后就溜了出来,在院子外边的门口蹲下来,她要等二娃吃饱了喝足了,看他干什么去。
冬天,胡同里的人不多,西北风嗖嗖地刮着,刮得脸生痛生痛,桂香就老想哭。她心想,我一人在家辛辛苦苦侍候公公婆婆儿子女儿,你二娃可好,在北京挣了大钱不往家里寄,你有良心吗?
这时,有人从院子里出来,一下子看到了桂香,问:哎,你找谁?
桂香说:我谁也不找,我在这儿歇会儿不行吗?那人摇摇头又进去了,不一会儿,就听到二娃的大嗓门:不可能的!你给我涮什么坛子啊?桂香一听感到事不好,拔脚想走,可她还没站起来,二娃已经到了面前,二娃见到她顿时愣了,问:咦,真的是你!你怎么跑来了?家里出啥子事儿了?
桂香的委屈再也憋不住了,哇的就哭了出来。
到了屋里桂香才知道,刚才那人听她满口四川话,就告诉二娃你家里来人了。至于二娃能挣多少钱的问题,二娃说他们是死工资,一个月只有450块钱。桂香不信,那两个人就说这是千真万确的,公司只给450块钱,但给上保险。他们的生活费就只能靠游客给的小费了。桂香说小费比工资多多了,二娃就苦笑,说:这要看运气了,有的旅客一分钱也不给,你也不能怎么样。所以,为了能挣到小费,我们就得边拉车边充当解说员,还得学几句外国话。这样,一个月下来连工资也就一千多块钱的样子。
桂香不信,说难道你就真的没留下一分钱?二娃的脸腾的就红了,拿出个存折。桂香一看,天!有5000块钱。二娃就说:这是给你准备的。
给我?干啥子?桂香满腹狐疑。
结婚的时候欠你的。二娃真诚地说。
桂香回忆起来了,结婚入洞房的那天,她对二娃说:你得给我买个金镯子,要真金的。二娃说:我有了钱,一定给你买
桂香感动得哭了,她心疼地说:一个月只挣这么点钱,抛家舍业的,干啥子呢。二娃说:为了咱们的孩子。社会发展了,没有文化就吃不开呀!我在北京挣些钱,让娃娃好好念书能有出息。
另两个车夫,一个陕西的,一个河南的,他们张罗着做了饭,大伙一起热热乎乎地吃了。吃罢饭,他们穿了衣服就要走。桂香问他们去哪儿?他们就坏笑笑,说:给嫂子腾地方呗。桂香说:大冷的天,凑合一夜吧!那河南人说:不中,俺媳妇来的时候,大哥也是这样的。
那你们去哪儿呀?桂香过意不去地问。
北京火车站。那地方还有暖气呢,美!
二人刚刚出去,二娃啪的就关了灯,一下子抱住了桂香。
你干啥?桂香羞红了脸。
想你。三年了,我没沾过女人边。
那,怀上咋办?
我有这个。说着二娃拿出保险套给桂香看。桂香的心又是一紧,问:我又不在你身边,你买这个要干啥坏事儿?
二娃说:那天大街上宣传计划生育,免费发放,我就一下子拿了。北京可好,比方你在大街上转转,小广告就一个劲地塞给你,一个月的手纸都有了。
桂香就笑了,可她还没有笑出声,她的嘴就被二娃堵上了,她只能含混不清地叫着:死鬼!我也想你!

诗词多点 zheduodian.com |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zheduodian@lolcoc.uu.me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