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旺一年四季在外面经营着五辆大货车,在村里的时间很少。
这天,媳妇丽丽打来电话,说你们沁水湾有个开超市的全福,在咱美容美发厅开业那天来理发了。点名非让老板给他焗油,焗的是最贵的,80元。没办法,我就给他焗了油,理了发。没想到,最后他非留下1000元,说是焗油、理发带祝贺开业。我不要,他放下钱就走。
来旺听了,气就不打一处来。说你在家等着,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他。
丽丽听得一头雾水,也不敢多问。
来旺媳妇丽丽是城里人,在县城开着一家大型美容美发厅,逢年过节才回村里一趟,也不认识村里多少人。这几年,村里人的生活条件改善了,理发、美容都跑进城里了。丽丽看中了沁水湾这个5000多人的大市场,就和来旺商量在村里开了个美容美发厅。
全福听说来旺要在村里开美容美发厅,就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有一天和几个哥们一起吃饭,就放出话来,等来旺的美容美发厅开业了,我非让他媳妇给我焗一次油。哥几个就笑全福,做你的黄粱美梦吧。让来旺媳妇给你焗油,想你头疼。
可没多长时间,全福就真的在村里放出话来了。来旺媳妇给俺焗的油。来旺媳妇给俺焗的油。整个沁水湾的人都知道了。
全福放出的话,来旺很快就知道了。村里有不少来旺的铁杆弟兄,一个个电话早打到来旺的手机上。
来旺和全福本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自从十年前两人都买了拖拉机、收割机后,矛盾就慢慢产生了。那时,村里就他们两人有拖拉机、收割机。一到农忙季节,两人都没黑没白、汗流浃背地干。一来二去,谁也不让谁。来旺找人劝说全福,把机械转让给他。全福说,想得美,只能你干,不兴我干。有本事,把你的机械转让给我。
两人说不到一块,就各干各的。在收费的问题上,又产生了纠纷。你收一亩50元,我收一亩45元。你只干大地块,我小地块也干。你对贫困户要价低,我干脆不收钱。说到底,价钱总是有差别,谁也不服气谁,弄得两人都不开心。村里的人都笑着说他们,一山不容二虎,一槽拴不住俩叫驴。
生性倔犟的两人就变得越来越生分。偶然碰了面也不说话,连招呼也不打。时间长了,干脆就不来往了。
倔犟归倔犟,不来往归不来往,可两人谁也不愿给谁先低头,谁也不愿给谁先让步。
后来,连村里的人也奇怪了。不知不觉的,两人都把机械卖了。来旺买了几辆大货车,在外面搞起了运输。全福在村里盖起了很大的房子,开起了大型生活超市。
这一晃,十多年就过去了。也没吵过嘴,也没打过架,也没说过话,也没共过事。村里人就看热闹,这俩叫驴是咋着了?是让钱烧得不成样子了?
可村里人评价,这俩娃,是好娃。给村里,给老百姓办的都是好事,就是太犟,太倔。相互说句话,还能折你阳寿不成?
来旺给村里修了路,全福就给村里盖了戏楼。来旺给村里建了新学校,全福就给村里盖起敬老院。俩人还一起当选县里的慈善模范,开大会上台领奖,还是谁也不理谁。
如今,听说全福在村里到处说焗油的事,来旺更是气得不行。
全福还照样在村里放出话,来旺媳妇给俺焗的油,人家手艺就是好。
这一天,来旺回到村里,听媳妇丽丽说了那天的详情,就拨通了全福的手机。来旺说你在哪,我们得见面说事。全福说我在家,说事就来吧。来旺说我半个小时到,全福说你啥时来都行。电话里还是唇枪舌剑。
来旺就脱了上衣,光着膀子,用信封装好1000元钱,气呼呼地去了全福家。
到全福家一看,全福也光着膀子,气呼呼地坐在院子里。面前的小桌子上,放着六个小菜,一瓶白酒,两个玻璃酒杯。
四目相对的一瞬间,两个光着膀子的大汉都愣了。
你为啥到处说俺媳妇给你焗油的事?
我不说你会回来见我?
你为啥就不能先给我说句话?
我为啥要先给你说句话?
说话间,两双手突然就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一瓶白酒分成了两杯,咣当一声碰下去,竟然和泪水一起一饮而尽。
故事点评:故事中的一句话“来旺媳妇给俺焗的油”看似让人摸不着头脑,实则设置悬念,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这一句话引出事情的来龙去脉,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细致的描写蕴含了无限的深情,让人回味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