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妻记作者:佚名|时间:2022-12-19 20:15:13


歌曲《故乡的云》激起了旅居台湾朱元林的思乡情。特别是歌词中那句: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使他心潮起伏,泪流满面。他最思念的是留在故乡的结发妻子马妹,于是他又一次回故乡龙头村。
龙头村是齐龙山脉的龙头。齐龙山脉分龙尾村、下龙村、中龙村、上龙村、龙头村,全长68公里。
他第一次回故乡是1996年,那时龙头村还没有公路。在县城下车后徒步走了两天,走得他腰酸腿胀。一到家再也动弹不得,没法去寻访妻子。休息了十来天他就回台湾了。第一次寻妻以失败而告终。
1999年传来消息说,大兴县实现了公路村村通,龙头村也通了公路,朱元林又迫不及待地第二次启程回家。到了县城,他才知道修到龙头村的不是公路,而是机耕道。机耕道不能通汽车,他就坐手扶拖拉机回村。因路面坑洼不平,时逢雨季,行至半路的中龙村,车轮陷入泥坑,前进不得,后退不能。中龙村的民众得知是龙头村的台胞回来寻妻,就纷纷前去救助。村民们拉的拉、推的推,才把手扶拖拉机从泥坑里拉了出来。回到家他全身筋骨颠簸得像散了架一样,疼痛难忍。这次又没找到妻子,他为龙头村不通公路而苦恼。
朱元林和马妹是1944年结婚的,婚后生了个男孩,取名多多。多多不满周岁时朱元林被抓了壮丁,从此和马妹天各一方。屈指算来,隔海相望快50年了。人生苦短,转眼他也83岁高龄了。在漫长的人生长河中,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妻子。两次回家都没见到妻子,成了他一块心病。在有生之年见不到马妹,将是他终生的遗憾。
有人说,马妹被日本兵抓去,后来跳崖死了。可是朱元林预感马妹还活着,生要见人,死要认尸。转眼又过了三年,朱元林已86岁了。他再也等不下去了,第三次又要回家乡,他要请公安部门帮忙寻找,哪怕是走遍大兴县每一个角落也要找到她。龙头村不通公路,就想自己出资兴建一条68公里长的乡级公路。公路建成后,不仅方便自己回家,也算为乡亲办一件实事。此项工程就责成儿子朱大成办理。

朱大成受父亲之命,来到大兴县,把父亲出资兴建乡级公路的事和有关部门一说,得到各级领导的赞扬。为村民修建公路是政府的事,怎好要台胞出钱?可是台胞的真诚又不好拒绝。经协商,由政府和台胞共同出资建一条连心路。
经勘测,如沿机耕道而建,要多占上百亩良田;改道进中龙村大山,不仅可以保住上百亩良田还可缩短8公里路程。不过要经过一片墓区,那片墓区共有86座坟茔需要搬迁。因公路建成后,沿途民众都能受益,乡民纷纷响应,积极迁坟。不料即将动工时,一位山野老妪拄着拐棍出来反对。只见她两眼黯然无光,头发长而白,凌乱如鸡窝,她颤巍巍地说:要迁我丈夫的坟,除非黄鳝长鳞马生角!
经打听方知,上世纪50年代初,一个年轻女子不知从何处来到这里,墓区在大山深处,荆棘丛生,阴森恐怖,没人敢轻易进入。在墓区旁有一个山洞,那女子就以山洞为家,并在山洞旁开荒。她这一住就是60年,人们都说是个来路不明的疯婆子。
你丈夫的坟在哪里?朱大成问,老妪用手指着洞口,在场的人顺着她的指向看去,见是一堆乱石垒起的土墩,土坟有两块石板,左边石板歪歪斜斜刻着捡狗之墓几个字。右边石板没字,显然还没葬人。
捡狗是谁?朱大成问。
我丈夫,右边没刻字是我的阴宅。在世没能和丈夫过多少日子,现在我就住山洞伴随着他,我死后就和丈夫共葬坟墓,还做夫妻。在场的人听了她的表白,无不为之感动。
朱大成开导她说:老人家,坟墓迁到仙云山园林公墓,也为你建双冢,你百年之后同样可以和你丈夫合葬呀!
老妪听了泪水涟涟:我丈夫的坟万万不能迁移,因为因为什么?你说出来,我们共同想办法呀!老妪抹了一把泪水说:因为坟墓里没有我丈夫的遗骨。说着就扑在坟前号啕大哭。
大家听了一片茫然。坟墓里没她丈夫的遗骨,不就是一座空坟?说是空坟,石碑上为什么又刻着捡狗之墓的字样?有人问:你丈夫怎么叫捡狗这么难听的名字?老妪没答理,在场的人都说不知道。说来也是,村里八十多岁的人也没几个了,再说事隔60年了,有谁会记住陈年芝麻烂谷子的事?
朱大成转身问老妪叫什么名字,老妪说她无名没姓,人们都叫她野猫。
正当山穷水尽之时,朱大成突然想到了父亲。父亲离家时也有二十多岁了,可能会知道那个捡狗是谁。他就打电话问父亲,并把迁坟受阻的事说了。
朱元林听了有些激动,说:谁家的坟墓如此霸道?简直是不可理喻!朱大成说墓碑上刻着捡狗之墓的字样。朱元林一听好半天没发话。在朱大成的催促下,朱元林说他明天就启程回故里。

朱大成听父亲说明天启程回乡,有些担心父亲的身体。父亲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要回来,难道父亲真的知道些什么?
第二天,朱元林从台北机场直飞香港,转坐火车到广州,马上登上京九列车到赣南,再转坐汽车,马不停蹄地长途跋涉到了县城。大兴县统战部的同志考虑到朱元林年迈体弱,就用旅游观光竹轿抬他去龙头村。在路经中龙村墓区时,他下了竹轿。朱大成带父亲走到老妪身旁说:就是她不肯迁坟。
朱元林见老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满头白发全身黑得如黑炭,急迫地问:你叫什么名字?你丈夫是谁?
老妪见一位穿着讲究、满头银发、手持拐杖的老翁站在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阵子才说:我没名没姓,我丈夫是谁和你有什么关系?
朱大成对父亲说:我们打算在仙云山园林公墓为她丈夫建一座双冢墓,同时在村里为她建一栋平房,可是她不要,说住山洞惯了。
老妪不肯迁坟,公路就无法从坟区经过。朱元林考虑再三提出造一座天桥跨过墓区,这样所有坟墓都不要迁了。造天桥要增加二百多万元投资,也由他个人负担。
当地政府不愿再加重台胞的负担,说迁坟的事,理应由政府解决。统战部领导用专车接老妪到县城,安顿在银河宾馆。然后安排她在澡堂洗了澡,理了发。经过一番修饰,黑炭般的皮肤也洗白了。这是因为山里树木茂密日照少,不是晒黑的,洗尽身上的污垢,她变成了一个正常健康的老妇。
政府的关爱感动了她,她终于同意迁坟。

第二天迁坟时,老妪站在洞口,目不转睛地看着民工挖开了乱石,里面只有一些衣物。老妪走下坟坑,用手拨弄衣物,似乎在寻找什么。忽然,一个小圆镜现出来。她忙捡起,用手抹去上面的尘土说:还在,还在呢!
朱元林见到小圆镜心中一怔,就要老妪给他看看。老妪用不信任的目光看了他一阵子,最后还是给了他。朱元林接过小圆镜,看了正面看背面,肯定地说:这小圆镜是我的,怎么会在这坟里?
老妪一把夺过小圆镜说:不可能是你的
怎么不可能?朱元林迫不及待地说,这是我当年结婚时,妻子送我的呀!
老妪一怔,难道是他?他没死?不可能呀!可是他又说得那么肯定。她顿了顿,就从脖子上摘下一颗手指大小的雨花石问:你见过这个吗?
朱元林接过一看,是一块橙黄色的雨花石,上面刻着一个凤头。朱元林一阵头晕,跌倒在地。在场的人急忙把他送进了医院。
这下老妪懵了,朱元林怎么一看到凤头雨花石就激动得昏了过去,难道他知道凤头雨花石的奥秘?
当年是她和丈夫结婚时,男方父亲专程攀登龙头山捡了两颗透亮的雨花石,又在两颗雨花石上分别刻下龙凤,挂在她和丈夫的脖子上,丈夫的是龙头,她的是凤头。难道他是想到这,她立即要去见他。
朱元林在医院吃了药,打了针,很快就醒过来了。医师说他是因过于激动所至,无大碍。
老妪在统战部同志陪同下,来到朱元林的病房。朱元林见到她劈头就问:你哪来的凤头雨花石?
我家倌(公公)给我的,一共有两颗,我丈夫身上还有一颗呢。她把家倌攀登龙头山拾雨花石的事说了。
朱元林忙从胸口也拿出一颗,放在她手上,两颗拼在一起,一颗龙头,一颗凤头。老妪再也克制不住了,一把拉起他的左手,挽起他的衣袖,露出手肘上一块两寸长的伤疤,她大叫一声:牛崽,你还活着!就扑进了他怀里。
朱元林手肘上的伤疤,是年轻时他俩上山砍柴,他上树为她掏鸟蛋,不慎摔下来,被树桩划了个大口子。她撕下了自己的衣襟为他包扎,留下了这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是绝不可能伪造的。
朱元林知道老妪是自己妻子马妹,忙扶起她问:我活得好好的,为什么给我造坟?

马妹一把鼻涕一把泪说开了:
1944年,她和牛崽结了婚,第二年生了一子,取名多多。一天马妹的母亲病了,她回家探望,不幸被几个日本鬼子捉住惨遭轮奸,后来她好不容易逃回家,丈夫和儿子却不见了,四处寻找也没找着。她到大叔家打听丈夫的去向。大叔见到马妹回来,就拿出一个布包给马妹。马妹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丈夫的衣服,就问大叔这些东西怎么会在他那里?牛崽和多多在哪里?
大叔告诉她:日本鬼子进村那天,你回娘家了,牛崽背着多多和村民们逃进了深山老林。牛崽牵挂你,就出山四处寻找,几天几夜没找到,知道你凶多吉少。后来得知有一些人穿过了封锁线,逃到了非战区。他背着多多也往非战区跑,结果被抓了壮丁。部队逃到福建厦门,他知道要渡海去台湾,因思念妻子不愿去台湾,就在一天夜晚和两个士兵逃跑,不料被哨兵发现了,开枪向他们追杀。第二天传出话来,说三个逃兵都被打死了。我们村的朱大良和你丈夫在一起当兵,得知他死了,就把你丈夫的衣物寄了回来。
马妹哭得死去活来,就为丈夫建了那座坟,把丈夫的衣物安葬了。丈夫死了,儿子不知去向,就有些坏男人打她的主意。她本想不如一死,可是一想到多多心又软了。她要找到儿子,就打消了死的念头。为了躲避坏男人的纠缠,也为了陪伴死去的丈夫,她住进了墓区的山洞里,过起了与世隔绝的日子。多年过去了,她也就成了生活在墓区的野人。
马妹抹了一把泪水说:我一住就60年,谁知你活着回来了!
牛崽苦笑着说:我命大呀。其实我没有中弹,在枪响的一刹那,我跳进了潋水河,顺着河水潜游了很远。等我爬上岸,又被国民党另一支溃军抓去了,不多久就去了台湾。
马妹又问:你为什么不叫牛崽,叫什么朱元林?
是抓壮丁时叫上的。他又问马妹,你为什么要叫野猫?墓碑上为什么不刻牛崽而刻捡狗?
马妹抹了把眼泪说:如果我在你墓碑上刻上牛崽,村里人就会挖了你的坟,因为你是国民党兵;如果我不叫野猫,让人们知道我是马妹,我就是国军家属,就会整死我。

这对分别了60年的夫妻重逢了,县统战部领导把他们接到县城银河宾馆,庆祝他们夫妻重逢。酒宴后,这对阔别60年的夫妻在房里重温新婚之夜的甜蜜,哭一阵,笑一阵,60年的思念,60年的等待,如火山般喷发出来了。
突然,马妹从牛崽怀里起来问:你怎不带老婆回来?
牛崽双手一摊说:我这辈子只要你一个呢!
马妹说:不过,你再娶也应该,60年了呢。
一席话勾起了他被抓壮丁的往事。他说:那年我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一个军官见我身边有个小男孩长得可爱,讨人喜欢,他老婆不会生孩子,就要收多多为义子。那时我自己都朝不保夕,就答应了
后来呢?马妹截住他的话头问。
后来,我就随军队到了台湾,就和那个军官失去了联系。
多多现在在哪里?
今晚不说这个。牛崽话题一转问,马妹,这60年了,你身边没个男人有呀!谁?牛崽紧张地问。你呀!马妹见牛崽怔怔地呆着,用手戳着他的脑门说:你呀,笨牛一头!我若找了男人,还会守着
孤坟陪伴你?两人哈哈大笑,笑得好开心。

清晨起了床,牛崽走到朱大成身边轻声说:还不快去认你母亲。说着推了他一把。朱大成恍然大悟,急忙走到马妹身前,深情地叫了一声:妈!
马妹如梦初醒,上前说:你就是我儿子多多?妈,多多是我的乳名,大名叫朱大成。
马妹问牛崽:多多给人家做了义子,怎么现在又在你身边?
牛崽说:我55岁那年退伍,开了一家小餐馆。1987年,也就是我65岁那年,一个老汉走进了我的餐馆,一看,他不是别人,正是多多的义父。我热情地接待了他,并问多多现在哪里。他得知我还是单身一人,就要为我介绍老伴,被我谢绝了。他见我孤身一人好可怜,就把多多还给了我。
一家人正开心地说着话,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大家先是一惊,接着又开心地笑了。那是连心路开工的礼炮,是为牛崽、马妹团聚的祝福礼炮

诗词多点 zheduodian.com |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zheduodian@lolcoc.uu.me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