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小娟是县民政局低保股股长。这天上午上班时,她看到一个身影从对面的婚姻登记处出来,心里咯噔了一下。她定睛细瞧,没错,是他!她赶紧走出办公室,迎上前去,问道:孙广源,你进里面干什么?
孙广源不冷不热地看了她一眼,说:还能干什么?离婚!
蒙小娟的第一反应是,离了婚,那三个孩子就惨了。她急忙问:办清楚了?孙广源说:没有,差身份证。蒙小娟暗暗松了一口气,说:别胡闹!离了,孩子怎么办?回去老老实实过日子。孙广源没理她,弓着虾一样的腰费劲地走了。
随后,江大梅从登记处走出来,眼睛红红的。蒙小娟冲她说:江大梅,怎么回事?江大梅委屈地说:整天不干活就算了,连饭都不煮给小孩吃,还讲我在外面胡搞没法过了!在家里嘴巴硬说离就离,又不带身份证来!蒙小娟劝解说:嘴硬是男人的本性,他不敢真离的。你一定要离,只能上法院,很麻烦的,还是算了吧。好说歹说,江大梅才勉强答应给他一次机会。
蒙小娟还是于心不安。孙广源是老熟人了,来找过她多次,想领城镇低保。但是,按县里的政策,他有两大关卡通不过:第一,他的户口在农村,不能享受城镇低保。农村低保标准低,他家又摊不上。第二,他超生,一律不得享受低保。他家三个孩子,都在念小学。他们租住百货公司的两间老瓦房,条件比普通农村住房还差。那里离小学校四五公里,孩子上学放学都走路。
想到他们能上学的孩子,蒙小娟心里一亮。一下班,她就叫上城西社区的居委会张主任,还有街道办事处的民政助理小黄,一起来到孙广源家。他们远远就听见孙广源在骂孩子。听见有人敲门,孙广源停住骂声,有一个孩子跑来开门。
孩子们正在吃午餐。桌上只有白饭,剩菜。剩菜是昨夜江大梅在酒家打包的。现在酒家基本是私人定餐,剩菜少,剩的肉菜都被消费者打包了,江大梅打的包没有一点荤腥。
蒙小娟他们在孙广源家待了不到10分钟,她请另二位吃快餐。张主任和小黄显得食欲不振。蒙小娟话里有话说:和你们辖区最差的低保户比,孙广源的条件怎么样?张主任说:他家确实该得补助,但他的户口不在我这儿,我还是那句话,爱莫能助。
蒙小娟说:爱莫能助?有本事你把他们弄出自己的辖区,我就不找你。张主任一脸难色,低头吃饭。蒙小娟不动声色说:三个小学生,都在长身体,天天徒步四五公里,一天来回两趟,那样的伙食
小黄插嘴说:他们待不下可以回老家嘛,不一定非在县城耗。
蒙小娟说:他在老家只有一亩田,几年前被洪水冲刷,铺满沙石,房子又是危房,回去怎么过?
小黄想了想,说:只要张主任盖章,我肯定盖。
张主任还是不说话。蒙小娟有点激动,说:他们的小孩户口都不在县城,有两个还是超生,都可以上县城的学校。为什么低保这块不可以向教育学习?说心里话,如果这样的家庭不得低保,我觉得这股长白当了!
张主任终于开了口:人家教育有红头文件,进城务工子弟一律接收入学。低保有吗?
蒙小娟激动地说:30年前,小岗村搞包产到户,也没有红头文件!30年后的我们三个,都是党员,亲眼看到三个孩子营养不良,难道连小岗村农民的勇气都没有?
张主任最终同意盖章。孙广源按蒙小娟的指点,写了低保申请。张主任和小黄盖了章,送给蒙小娟。公示期满,没人提出异议。孙广源没有收入,江大梅在酒家打工,每月收入1500元。低保标准是每月每人500元,孙广源家五口人,差1000元,领到的低保金是1000元。蒙小娟亲眼看到孙广源从小黄手中接过专门发放低保金的银行卡,心里才踏实。
两个月后的一天,江大梅来找蒙小娟,说孙广源根本没把低保金用在养家上,他自己买了一部手机,带着银行卡出去玩了。原来晚饭是孙广源做的,小孩的作业也是他监督做的,现在他溜了,自己很晚才能回家,小孩常常作业都不做,老师频频告状。她因此做工分心经常出错,老板已经警告几次说着说着,江大梅泣不成声。蒙小娟劝慰一番,让她留下孙广源的手机号码,叮嘱她回去不要声张。
蒙小娟的心有点乱。自己为孙广源办低保已经破格,要是有人知道孙广源拿着低保金去外面潇洒,向上投诉,那麻烦可就大了。直接取消他的低保?三个孩子仍然受苦,对张主任和小黄也不好交待啊。她的眼光在办公室里乱飘,最后停在同事韦明的脸上。她笑了,问道:韦明,你说每天晚上都是鸡蛋和青菜滚汤,是真的吗?韦明说:骗你有什么价值?蒙小娟感叹说:那多乏味啊!韦明说:有什么办法?谁叫你不帮我找个老婆。
蒙小娟讨好地说:你才27,不用急。要是有人帮煮晚饭,味道、花样包你满意,你就负责监督三个小学生的作业,怎么样?你每天只交10块伙食费,不用买菜炒菜,不用洗锅洗碗。你看作业的时间,估计也就是你平时自己煮饭洗锅的时间。韦明很感兴趣,说道:蛮划算的,先试试看!
蒙小娟走出办公室,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给孙广源打电话。打通了几次,他都不接。她给他发了一条短信,表明身份,孙广源才打过来。蒙小娟压住怒火说:孙广源,你这样对得起谁?孙广源说:我知道谁也对不起,但就是控制不住这样做。蒙小娟说:我知道你腰残以后没活干心里苦,但比起你老婆来,她更加苦吧,你想过没有?孙广源不说话,在那边抽泣。蒙小娟故作紧张说:现在不是哭的时候,你不回来我死定了!要是上头知道你用我给你办的低保金去旅游,非处分我不可!孙广源失声说:这么严重啊?蒙小娟心里有了数,说:可不是!你赶紧回来。我帮你物色了一个家教,负责辅导孩子做作业,不收钱,只求你帮做晚饭。你在酒家干不了活,每天买买菜,晚上做一餐好的给家教和孩子吃,总可以吧?孙广源说:可以,可以!我马上买车票回去!
孙广源当晚回到家。
第二天傍晚下了班,蒙小娟带着韦明来到孙广源家,介绍他们认识,然后走了。三个孩子非常高兴,作业做得空前带劲。他们没有书桌,都趴在饭桌上做,很快就完成了。韦明一检查,错了不少,他便一题一题地点拨。孩子们都不笨,一点就通。做完作业,饭菜也好了。孙广源专门用开水锅煮了一套碗筷,给韦明用。他在酒家做过厨师,今天菜又做得格外用心,荤素搭配得当,气香味美,韦明和三个孩子说说笑笑,吃得很开心。
吃完饭,韦明给孙广源预交一个月的伙食费。孙广源坚决不收,说:以前我只会催他们做做做,是对是错不知道。你是花钱都难请的老师,哪里还敢让你破费。韦明说:你不收,以后我就不来了。孩子们焦急地看着他们,最小的还拉着韦明的手,说:老师不要不来。孙广源含着眼泪,收下了。
韦明告辞,出门碰上蒙小娟,带着一架小拖车来。车上的东西,韦明都认识,是被福利院淘汰了,锁在单位杂物间的:三套桌椅,可以给孩子们做作业用,一台旧电视,一个旧消毒柜大家一起动手,把东西搬进孙家。韦明调好电视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他换到一个少儿频道,孩子们排排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蒙小娟和韦明轻声跟孙广源道别,没有打扰孩子们。孙广源把他们送到门外,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蒙股长,你放心,我再不好好过,天打雷劈!
这时,江大梅刚好回来了。蒙小娟说:孙广源,大梅为你做的,不知比我们多多少,这话你该对她说。
孙广源听话地说:大梅,我再不好好过,天打雷劈!
江大梅泪如雨下,跨上去扶起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