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这几年大搞城市开发,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农民工很多。小城酒厂的张厂长是个精明人,他观察到如今政府和用工单位对民工的待遇提高了,逢年过节,大大小小的雇主都要请民工聚餐,聚餐少不了喝酒,如果能生产一种适合民工饮用的酒,聚餐时能喝上这种酒,回家时能带上这种酒,那该是多大的消费市场啊!瞅准这一机遇,这年冬天,小城酒厂以农民工为主要消费对象,生产出了一种价格便宜且能解除疲劳的白酒,并取了个响亮的牌子叫脸不红。然而,脸不红在小城上市后,却没有多少雇主和民工购买。眼睁睁地看着满仓库滞销的脸不红,张厂长急得红了脸。
这天,张厂长的电话响了,一听,是老朋友张经理打来的。张经理是小城建筑集团广告部的经理,他说:小城将要举行首届打工者春节文艺晚会,由我们广告部承办,老朋友,请你们酒厂也出个节目吧?张厂长正在为脸不红着急,便一口拒绝:大堆脸不红卖不动,我哪有心思演节目啊!张经理问道:卖不动,是广告做得不到位吧?唉张厂长一声长叹,怎么能说不到位呢,头不晕,脸不红,一杯一杯喝不停。这是请专业广告公司琢磨的广告词,够眩目了吧?大广告我做不起,在小城晚报连续登了好多次,你说怪不怪,就是不见效呀!张经理听罢呵呵一笑,说:张厂长,你们这种针对民工的白酒,做硬广告不好,应该做做软广告。
广告还有软硬之分?张厂长没有听说过,便请教对方。张经理说:像你们做的就是硬广告,自卖自夸,群众都厌烦了,何况还是不起眼的晚报小广告。感觉到张厂长对软广告很有兴趣,张经理便提出了建议:趁着这次晚会,你们酒厂出个节目,我给脸不红设计个软广告,准能一炮打响。接着便说出了软广告的策划方案,说得张厂长动了心,觉得是个好主意,略一思索,张厂长又有了顾虑,问道:晚会主办者会同意吗?电话里张经理似乎胸有成竹:张厂长,你们财大气粗的酒厂,就作为赞助单位,掏点赞助费嘛!
张经理介绍说,这次打工者春节文艺晚会,是专门为打工者举办的,由小城总工会主办,他的广告部承办。主办方要求,演出者必须是民工。这一听张厂长又作了难:我们酒厂没有民工呀!张经理嘿嘿笑道:没关系,软广告脚本由我编写,我们建筑集团具有表演天赋的民工多的是,给你物色两个。这正合张厂长的心意,就请张经理抓紧操办此事。
第二天,张经理便把脚本拿来了,还领来两个民工演员,一个叫张东,一个叫王西。张经理写的是个滑稽小品,题目是要喝还是脸不红,张厂长一看,很有创意,顿时大喜,当即,就让张东和王西试着表演。二人照着脚本比划了一番,张厂长连声说好好好!张经理也不停夸着棒棒棒!于是,当场拍板签署协议,把滑稽小品要喝还是脸不红作为酒厂的节目届时演出。但张厂长还是留了个心眼,赞助费嘛,等晚会以后,看看软广告的实际效果再支付。
协议签罢,张经理又提议说:张厂长,要喝还是脸不红是个软广告节目,为了增加现场感,两位演员上台以后表演喝酒,喝真酒脸不红临场效果最佳,如果用饮料替代,容易被观众看出破绽。张厂长问道:喝真酒当然逼真,但是,一旦二人喝着脸红了,岂不是丢了丑?张经理说着不会不会,让张厂长拿出两瓶脸不红,张东、王西一边表演一边喝酒,一直把两瓶都快喝干了,张厂长一瞧,二人的脸色还真一点也不红。
离晚会已经没有几天了,张东和王西吃住在酒厂,天天用真酒演练,把个要喝还是脸不红演练得炉火纯青,脸一次也没有红过。张厂长暗自欢喜,盼望着晚会早点到来。
这时,张经理又打来电话,说在演出现场,酒厂必须多多捧场。张厂长问怎么捧法,张经理说:不但现场的民工众多,在家里收看直播的也肯定不少。张东、王西在舞台上喝完脸不红的关键时刻,老朋友,台下多给些掌声才有声势啊!张厂长连忙应承着好办好办,私下组织了几十个鼓掌托,叮咛他们一旦台上喝罢脸不红,立马鼓掌喝彩。
转眼间,首届打工者春节文艺晚会的日期到了。演员和观众都是民工,这样的晚会在小城还是第一次,民工们早早把消息告诉老家的亲友,让他们及时收看直播。晚会在小城中心大广场举行,几万名打工者顾不得天冷,将广场坐得满满当当。张厂长把几十个鼓掌托安排在最前面的显眼位置,他自己端坐贵宾席,只等着滑稽小品出场了。
一阵锣鼓响过,要喝还是脸不红闪亮登场了。这个滑稽小品张经理编得很有趣,对白全是顺口溜。只见张东提着一箱酒,拉着王西上了台,二人向观众鞠了个躬,张东对王西说道:山区打工到小城,全靠王哥来带领;春节终于回到家,今天我要把你请。王西推辞道:相互帮助应该的,都是农民好弟兄;这酒万万不能喝,你的心意我已领。张东不依不饶:王哥你莫小看人,这酒不喝可不行!王西仍然拒绝:不喝不喝不敢喝,不能不能万不能!张东大惊:为何不敢和不能?说给兄弟听一听。王西答道:嘴巴张着难开口,想喝酒又怕喝酒。一喝头晕脸就红,害怕老婆把我拧。张东大腿一拍:别害怕,别害怕,今天兄弟把你请,喝的就是脸不红!
说罢,张东把脸不红的酒箱子打开,拿出一瓶,忽悠道:这种酒,价钱低,醇香浓,解乏困,开心胸,头不晕,脸不红,最适合,咱民工!说完便把脸不红倒在几个杯子里,咕咚、咕咚,两个人你一盅我一盅,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
张厂长瞧瞧时机到了,向台前的鼓掌托一使眼色,哗掌声雷鸣般响了起来,这些鼓掌托训练有素,一边鼓掌一边站起身来,齐声喝彩:好!好!一杯一杯喝不停,谁的脸也没有红!摄像师的镜头,不失时机地在台下的鼓掌托和台上的张东王西身上聚焦,观众席上,也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张厂长心里美滋滋的:软广告的效果总算达到了!
掌声响过以后,张东和王西抬起了头,张厂长定睛一瞅,惊得他几乎昏厥:二人虽然还在表演着要喝还是脸不红,但他们的脸庞,却如红脸关公一般,一直红到了脖子根!目睹着张东、王西的大红脸,广场上的打工者哄堂大笑,讥讽道:嘿嘿,名字起得挺好听!脸不红?刚刚喝完就脸红!完了完了,这软广告算是白做了!张厂长一下子瘫坐在贵宾席上
第二天上午,张厂长黑丧着脸,想通知销售部把脸不红赔本处理掉算了,还没拿起话筒,手机响了,是张经理的声音:软广告做完了,张厂长,请把赞助费给清了吧?张厂长抢白道:你物色的什么演员?关键时候红了脸,软广告全给搅黄了;哼,还敢要什么赞助费!说罢便是连声叹息。谁知,电话里张经理却哈哈笑道:软广告效果如何,一会儿你就明白了。
张厂长正在疑惑之间,销售部打来电话,说脸不红开始走红了,建筑队工地的雇主和民工,纷纷前来购买。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惊喜得张厂长不知所措,便急匆匆赶了过去。
销售部门外聚集着不少买主,张厂长拦住一个老板模样的男子,小声问道:脸不红也不是什么名贵酒,老板你买这么多干什么?那老板显得很高兴:本来想买别的酒,但昨晚看了滑稽小品软广告,要喝还是脸不红!张厂长一愣:为什么?那老板解释道:眼下,小城对民工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视。该过年了,我们要请建筑民工聚餐喝酒,你知道,人一喝多往往失控,容易惹是生非。几百个民工,究竟谁喝了多少雇主也不好掌握。现在好了,这种名实相反的脸不红,只要喝多立马脸就红,我以脸红为标准,聚餐时如果有谁脸喝红了,就宣布立即停喝
话音刚落,张厂长发现几个民工在嘀咕着什么,便凑了过去,只听一个说道:我也一样,老婆天不亮就打电话,说看了直播,让我带酒就带脸不红。老婆还警告说,过年喝酒如果发现我脸红,就
张厂长顿时醒悟了:歪打正着!正是张东和王西表演时的脸太红,才让脸不红起死回生!然而,思前想后,张厂长又有了疑惑:这个滑稽小品,张东、王西排练了多次,每次都是亲口喝的脸不红,脸从来没有红过,昨晚在掌声响起来的关键时刻,脸怎么就突然红了呢?想到这里,他急忙打电话询问张经理。
张经理支支吾吾地不想明说,只是一个劲地夸脸不红物美价廉,是适合民工的好酒。在张厂长的追问下,这才道出了缘由:张经理和张东、王西是老乡,这二人具有舞台表演的才能,但有个天生的缺陷,就是台下观众只要一鼓掌,他俩就脸红,怎么改也改不了,这才放弃了青少年时的演员梦。张经理感慨道:如果不是有鼓掌脸红这个毛病,说不定,我的老乡张东和王西,也能成为小品明星呢!
闻听此言,张厂长试探着问道:张经理,大伙是冲着张东、王西的脸红才购买脸不红的,这这岂不是让工地老板和民工兄弟上当了吗?
张经理似乎早有所料:善意上当,上上无妨。广告促销既要出奇制胜,更要知己知彼。民工们目睹了演出时的脸红情景,他们就不会多喝;即使贪杯喝多了,片刻就能清醒,也不会惹祸端。放心吧,脸不红的这个特性,我们已经多次验证过了。顿了顿,张经理告诉了张厂长实情:酒厂好心好意为农民工着想,晚会主办方小城总工会得知你们遇到难题,也想借机帮一把,我们才这样谋划的呀!
张厂长好一阵感动,当即要支付软广告的赞助费,哪想到张经理一口谢绝了:从第一次给你打电话,就是善意让你上当的假戏真做;赞助费,只不过是做秀的名义而已!接着提醒道:明年不能再打脸不红的牌子了吧?
张厂长听罢,一个念头当即闪出:过年后,要研制出喝到一定量就脸红的民工酒,牌子就叫脸太红,也再做个软广告,还邀请张东和王西,请他俩喝得脸太红;这样,就不用雇佣鼓掌托了!